地鐵裡的小觀察-關於母語/Mayi

又搭地鐵回教會,恰巧坐在我和女兒附近的都是親子組合:一組是父母和一個七、八歲的兒子(簡稱A組);另一組是父母和兩個孩子,一個約四歲,一個嬰兒(簡稱B組)。

A組全家都是華裔,應該是香港人。父母之間沒甚交流,母親和兒子之間也沒甚交流(母親由始至終都在玩Candy Crush),但父親和兒子是有聊天的。兒子似乎傾向說英文,但有時又夾雜一些廣東話詞語(例如:「拍死mosquito!」);而爸爸和他交談幾乎是全英語,間中有一些廣東話,內容是爸爸考兒子加數,可是始終有點距離,聽不清楚爸爸的英文水平如何。我留意的反而是媽媽,媽媽對他們的對話完全沒有興趣,也沒有加入的打算,我厚多士地猜測:「是不是因為不想講中文所以寧願不說話?」

B組一樣全家都是華裔,不過不肯定是不是香港人,因為那個氣場有點不一樣。媽媽和嬰兒坐一邊,爸爸和四歲兒子坐對面。媽媽上車之後就一直以洪亮聲線講英文去指令對面的兒子,句式不外乎:”Why dun you abcde?” ”Dun abcde!” ”You do abcde then go abcde!” 我就一直以為他們是新加坡人(因為說話的那種抑揚頓挫好似)。後來,媽媽輕聲和同樣坐在對面的爸爸說話:「係唔係下個站落車?」爸爸答的也是地道廣東話。那為什麼非要把英文嗌出來呢?!正如外國人不會在地鐵大嗌英文來宣示:”I speak native English!” 一樣啊。

我是覺得婉惜的。這兩家的孩子對廣東話有什麼印象呢?英文就是可以登大雅之堂的,大聲叫出來也沒所謂?但說廣東話就要細細聲,生怕人家聽見知道自己其實是真⋅香港人?我不仇英語的,我喜歡英語,還頗不賴,不過我和孩子獨對時我都用廣東話。最主要原因是我很喜歡廣東話,物以罕為貴,全世界(甚至香港)越來越少人講時就更應該多講,此謂之「保育」。其次是我希望我所思所想能夠100%傳遞給孩子,而他們用同一個媒介接收就能輕易掌握到我的想法

誰不想母語是英文?世界通行好嗎我自己也要求孩子學英文。可是母語本來沒有選擇存在,我父母講廣東話,我自然說廣東話。而我說廣東話時感到十分自由,可以完全表達自己所想。這種自由就算我說英文或日文或普通話,都不能享受到的。

我明白有些父母很想reset子女的母語,例如只跟孩子講英文或普通話,雖然那不是父母的母語。在外國長大還比較容易去reset下一代的母語,可是如果在香港呢?送到很多香港人的國際學校或直資學校,但身邊充斥的資訊、廣播、朋輩間的語言都是廣東話的話,其實這個孩子是很難把英文/普通話變成他的母語。 不要誤解,我不是不鼓勵孩子學外語,可是父母在reset過程要很小心孩子「兩頭唔到岸」-最悲觀的情況是他/她長大後,不論中文還是英文都不能100%表達自己,生活在兩三種語言的夾縫中,兩邊都不能完全自由,然後變成一個思想不能夠深刻的人-我一直相信語言是思想的載體,語言越精、載體越大、思想越深刻。

思想深刻有什麼好處?例如說日本人普遍的英文水平真的麻麻,可是他們有很多舉世知名的科技和設計。是因為他們英文好所以科研和設計好嗎?不,是因為他們用母語已經可以很深刻地去消化複雜的原理、思考創新的意念,再用母語和其他人一起溝通合作、實踐出來。

所以,母語是寶,不要妄自菲薄,要好好珍惜啊。

(我和外子都不會貶低對方的母語,雙方都為自己的母語很自豪,這點孩子是知道的。像《狼的孩子雪和雨》一樣,孩子自然會找到自己最自由的一種語言,我只要求他們有一種是母語就好了。)

原載作者博客Facebook專頁

15956918737_5cf1bce77f_o

圖片來源:Flichr User:cstam https://flic.kr/p/qj4o1z

 

3 thoughts on “地鐵裡的小觀察-關於母語/Mayi

  1. 很明白你想表達的,我也十分認同母語的重要。但不知道你自己的小朋友現在有多大。我作為一個今天的幼稚園學生家長,則有以下的角度看這件事,覺得有很多的取捨不是如你説得那麼一面倒的理所當然:
    1)現在生活逼人,父母很多都要工作,遲婚遲生小bb也令年老的婆婆嫲嫲不可以分擔湊小朋友的責任,所以很多小朋友也是大部分時間由工人姐姐湊,他們在家聽得最多的語言可能是:菲律賓英文,或印尼廣東話,請家傭時就有這個決擇。
    2)大部分家長今天對本地教育冇信心甚至擔心,所以本地學生對國際學校的需求年創新高,家長們大逃亡式為子女報讀國際學校一年比一年嚴重。國際學校裏的學習,玩耍和交朋友都用英文,而且對幼兒/小朋友來說,英文比中文易學得多,如譲他們選擇,你想那個語言更令他們覺得比較容易表達?
    3)我們這樣的家長當然喜歡用母語(廣東話)跟小朋友溝通,也很喜歡自己的母語。但如果親子時間已經不夠,你會用這些時間去教他多一點中文,和承傳文化。還是花多點時間去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和輕鬆玩一下?你會用令你覺得「自由」的語言,或是小朋友覺得「自由」的語言跟他們溝通,這個又是另一決擇。
    正所謂「有頭髪邊個想癩痢」,講最理想的邊個唔識?香港今時今日就是有很多特殊情況,相信都不是大家想見到的,無奈不能有最理想的安排,只有取捨。

    • 我兒子7歲、女兒3歲,母語是廣東話和日文。先簡單回應你的幾點:1)就算有取捨,應該都沒有家長希望子女說的是工人姐姐腔口的英語吧?2)的確很多家長逃亡,但既然大量香港家長逃亡到國際學校,就代表學校裡有很多香港人,而他們朋輩之間用什麼語言,其實沒有人能肯定是英文。還有,其實英文不易學。就算你真的覺得比較易學,那為何不先趁他未過critical age,腦袋還是像海綿一樣把博大精深又難學的中文,教曉他先?甚至雙向發展也可(我就是例子),不一定要「一條腿走路」3)如果孩子在外國長大,英語是母語,那當然父母不得不遷就;可是在香港的話,其實很難說得過去廣東話是這樣「陌生」,除非由始至終都刻意不讓孩子接觸,那只是父母的選擇而非孩子迫父母而作的選擇了。(其實我真的很疑惑香港小朋友在香港長大而家長的母語都不是英文時,能否把英文變成母語)。

      不如你看看這個youtube,很多語言學的理論又生動、言簡意賅。http://youtu.be/U2p_z34M-qQ

      為人父母就像「同枱食飯,各自修行」。我相信每個父母都為子女安排最好的,只要將來不後悔就可以了。

Leave a comment